
关于旅游实习报告范文合集10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旅游实习报告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实习报告 篇1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20xx年7月6日——20xx年7月12日
2、实习目的:
通过对实习目的地陕西,内蒙,宁夏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参观了解其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现状。重点了解当地的餐饮业、旅游宾馆饭店、旅游交通、旅行社、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等现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认识、分析这些旅游企业的现状;学习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和创业精神。
二、实习安排:
7月6日早从xx乘火车抵达安康,观江边、安澜楼、18:14乘火车抵达榆;7月7日10点到达榆林,休息。下午游览红石峡和镇北台,晚上自由活动,宿榆林。7月8日上午坐汽车前往东胜,再转火车抵达包头。乘公交车前往都市草原赛罕塔拉参观草原,晚游览市容和购物,宿包头。7月9日上午参观全国重工业旅游示范点——北方兵器工业城旅游区。下午15:35乘火车于22;39抵达银川,宿银川。7月10日上午乘公交车直达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下午前往清真寺参观。17:30乘火车于次日9点抵达西安。7月11日上午休息,下午免费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晚上免费参观大雁塔广场和钟楼,游览市容和购物。宿西安。7月12日上午11:50乘火车于16:05抵达旬阳北再转火车于当晚返回xx。
三、旅游认识实习工作内容:
对于这次旅游实习,目的便是通过这段实习,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但与此同时考虑到内容繁多,任务艰巨的问题和难度,老师将我们36人分为食、宿、行、游、购、娱6个组进行组织和学习,这样便于我们通过实际有效系统并且专一地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进行研究与感悟。从而达到进一步学会分析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空间行为。
而身为“行”组中的一员,我们收获了许多。
“行”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链条;是旅游规划的重要方面;是旅游心理的侧面反映。说起“行”,自然想到和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出游行程(旅游线路的安排)是密切相关的。
为此,我在这次实习中对于“行”这一方面总结出以下几点:
1、在旅游中,交通始终是影响游客们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1)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因此出门希望尽可能在路上少花时间已成为不少人选择交通工具的第一原则。
我们实习是采取“逐步北上”的策略,因此采取乘坐火车是中线旅游里较为合适的交通工具使用方式。其实目前长线旅游选择乘飞机的已经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已很少有人会选择轮船作为旅游的交通工具,选择乘火车的游客们也有减少的趋势。在中线旅游中,几乎是飞机与火车不相上下,至于轮船,只占了不大的比例。这是整个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的发展趋势。
(2)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变好,舒适程度也开始影响到对交通工具的选择。
因此,长线游客们愿意乘飞机,与火车相比,较舒适的旅游列车便更加受到旅游者欢迎。而在某些线路上,人们宁愿坐船而不是更快些的火车,恰是站在是否舒适的角度上考虑的。我们实习进程中,在景点与落脚点之间往返的交通工具采用的亦是公汽或是出租。要使得班级(也可称为团队)能够集体活动,那么选择舒适的出租显然不算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而相比之下公汽里拥挤嘈杂,多数时候座位缺乏。对于老师的工作安排和学生的暂时休息要求都是不利的。这便是要求团队集体活动和游客们舒适度之间的矛盾。而要想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下一个方面的因素是离不开的。
(3)价格。价格问题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恐怕还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看到不少游客们选择乘火车仅仅是因为其费用较乘飞机低得多,价格因素制约了乘飞机游客们人次的飞速上升。毕竟是否经济还是大多数人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比如我们都是学生,实习的目的是从旅游中学习,感悟,发现,所以我们会因价格去选择交通工具,没有选择价格偏高的交通工具。
那么,其实游客们选择交通工具依靠的是她们的内心需求。游客们需要的是不但省钱而且便捷,还要舒适的旅行方式。而将这三者完美得结合是不太现实的,舒适的交通工具自然价格偏高,便捷快速的方式游客们不一定适应。
所以我想,旅游公司、旅行社以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和策划一个路线时,首先要调查区分比较大的人们对于旅游交通工具是怎样看待和选择的。需要先明确这条旅游线路是为什么身份,或者什么年龄段人设计的,相当于同类型游客们组团旅游,会使游客们们在选择交通工具上保持相对的一致。
(4)如何找到交通与旅游的契合点也将直接
对游客们产生影响。
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在实习过程中,榆林——东胜这段路我们采取的交通工具是“汽车”。沿途的风景很美好,可以看到草原以及蒙古包,这样以“车览风景”的方式会使游客们的心理上注入了一股新鲜感,再加上沿途的风景,游客们就不容易在车上感到时间过得很慢和产生疲惫之感,会给到达目的地下车后的游览进程添加新的活力。
一方面这也属于游览参观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另一方面满足了游客们需求。
这方面,水路方面应该可以借鉴,长江客轮公司也曾推出过假日专船,短途而充实的游览方式会给旅游业带来更过力量。
看来在新形势如何瞄准游客们的需求是成功的关键。而交通始终是关系着游客们的需求并且影响游客们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不同类型,身份的游客们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是尊重游客们自我要求的体现。同时,利用交通工具的特点来开发、制定新的旅游项目便是旅游业和旅游交通工具之间关系的升华。
2、作为旅游行业,设计好旅游线路,规划好旅游行程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1)、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的游客们需求设计出各具特色的线路。
比如不少商人洽谈生意之余也需要到处旅行,她们的旅行多是出于商务方面的动机,消费较高,住高级酒店,而且来去匆匆;而针对退休老年人的旅游线路就应该轻松、休闲、节奏稍慢,费用适中等等。
旅游线路的设计关键是适应市场需求,具体而言,它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如成本最小,日程最方便等等。所以重视作为旅游活动主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给旅游活动带来方便,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出游积极性,进而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线路的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应尽量依托原有的交通线路,根据旅游业发 ……此处隐藏13542个字……健身房、桑那浴、美容美发、酒吧等,先进的设备、温馨的环境,为每位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以举办个中大型演出和召开高层次大型会议为主的南山大剧院总面积2万平方米,中央大厅高12.5米,设有观众席1600个,豪华坐席包厢5个,现代化的视听音响系统和演出升降舞台系统,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剧院建筑造型风格和装饰效果堪称一流,各项设施达到国内演出场所先进水平。
实习经过
20xx年8月26号,我们被派往南山国际会议中心。在经过了进一步的培训之后,9月1号我们正式上岗了。怀着满腔的激情和希望我被分派到了客房部。开始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把客房看成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想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中。但是理想和现实毕竟是有差别的。当我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我被分到了一楼,带我的是一个40多岁的房嫂,我叫她师父。在接触工作岗位之后主管针对客房部工作的特点利用工作比较闲的时候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包括平时的注意事项,礼貌礼节,设施设备,工作流程等等理论知识。其他实践上的技术技巧都是师父耐心教我的。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最难得就是铺床。铺床时每一步都有要求,而整个做床过程包括甩单、套被子并铺平、三线合一和套枕套等都必须在三分钟内完成。首先的甩单就很困难,这是一个很有技巧性的活,一般要求是一次完成,并且保证床单的中线要和整张床的中线重合。然后是给床单包角,即把床单整齐地包进上下两个床垫之中,这里要的不能让床单和床垫之间有空隙,否则床单将不能保持平整。接下来开始套被子,这个也很讲究,也很有技巧性,先把被套又开口的一头用双手打开然后抖几下使空气把它撑起来,这样才能顺利迅速的把被子套进去。在套上后要把被子和被套的角相对应,然后用力甩几下使他们更好的重合,其它可以细节整理,要注意的是被子的中线要和床、被单的中线重合,这就是铺床过程中的“三线合一”。在套好被套之后,要将被头折起大约30公分。
做完了这些,最后一步是把枕头放进枕套里,要保持饱满的一面朝向床尾,而且枕套开口的方向不是朝向墙壁就是窗户,在酒店行业中,这是很有根据的,曾经就看过一个案例说一个女客人误把项链放进枕套里了,就是因为枕套开口方向不符合规定。
旅游实习报告 篇10第一站—南华寺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这里依山面水,峰峦奇秀,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寺后有桌锡泉(俗称九龙泉),几株高达数十米的古老水松,是现在世界上稀有的树木,寺庙现存大量珍贵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明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XX年)。据史料记载,是年印度高僧智乐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恋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地”遂建议在此建寺。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
南华寺是一座完整古建筑群,建筑面积有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为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祖殿、方丈、钟、鼓楼等组成,寺后有卓锡桌,是六祖浣洗袈裟的清泉,周围环境幽美,鸟语花香,九株古老而稀有的水松,直插云天,更是引人入胜。
这座千年古刹还珍藏许多历史文艺物,如古建筑、碑铭、木雕、泥塑、刺绣、铜铸、冶炼等,都是国家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南华寺镇山之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六祖真身像、唐代千佛袈裟及圣旨、北宋木雕五百罗汉等。六祖即慧能大师。相传慧能(638-7XX年)本上一个樵夫,目不识丁,一日听人诵读《金刚般若经》而悟道,於是投到禅宗五祖弘忍门下,深得五祖器重。弘忍将衣钵传於慧能,慧能后来被尊为禅宗六祖。慧能提倡顿悟法门,传承很广,为禅宗南宗创始人。南华寺三百六十尊北宋木雕罗汉像神情逼真,栩栩如生。这些木雕罗汉全为坐像,都是用整块松木、樟木或楠木雕成,高约60厘米,雕刻技术纯熟精湛,生动表现了罗汉各自不同的性格。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木雕罗汉像上还有功德铭文,如“大宋国广州右第一厢第四届住止女弟子邓氏六娘谨抽净财镌造罗汉一尊舍人韶州南华寺永充供奉”,这些铭文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第二站—马坝人遗址
马坝人遗址位于曲江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距间市区18公里,总面积为0.4平方公里,前山海拔123米,后山海拔197米是闻名中外的“马坝人”、“石峡文化”遗址所在地。马坝人遗址所处的狮子岩,由南北并列一高一矮两座玲珑秀丽的石灰岩孤峰构成,由北遥望如卧狮酣睡,由南远眺则如雄狮起舞,因而得名狮子名,岩内洞穴纵横,洞中套洞,穴中有穴,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狮子岩以出土“马坝人”头盖骨和“石峡文化”遗址而蜚声中外。马坝人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在银岩内塑造了12万年前马坝人的生活群像,在桂花岩内再现了四五千年前马坝新人生活群像,洞外有多种游乐设施,有仿古式的“野烤洞”和“狩猎冲”,可乘仍古独木舟游洞中湖。景区内还建一座大型的马坝人博物馆和张九龄纪念馆,前山主要介绍“马坝人”
和“石峡文化”及洞中湖游览为主,后山则以曲江二十四景之一的“招隐寺”和天然景观为主。
马坝人的脑容量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分类上归于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这一重要环节的代表。马坝人头骨化石是目前华南地区唯一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马坝人遗址至今尚未发现有文化遗物。马坝人的发现,有助于研究古人类在粤北地区的活动和当时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也为进一步探讨人类演化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宝贵材料。既扩大中国远古人类分布范围,还填补了岭南地区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是古人类文化科普教育是基地,于1961年10月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广东考古学工作的重大突破,其内容丰富,特征鲜明。
第三站—“粤人故乡”珠玑古巷
闻名遐迩的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城北9公里的梅关古驿道上,它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广东的一个商业重镇。唐宋年间,南来北往的文人达官、富商贵贾都在此停留,有的还在此落户,珠玑古巷便成为岭南诸姓杂居的繁荣集镇。自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初期的200多年间,中原及江南氏族由南雄珠玑巷陆续南迁的有130多次,主要迁居地为珠江三角洲一带及海外,以操粤语方言为其文化特征。据众多的岭南姓氏族谱记载,从珠玑巷南迁到珠三角,然后迁徙到港澳和海外的有丁、刘、王、邓、古、甘、马、胡、曾、林、孙、崔、曹、戴、欧阳、陈、杨、周、郭、赵、宋、朱等共143姓。
千万人以上。珠玑巷人的南迁,以其范围之广,次数之多,历史延续之长,谱写了中华民族迁移史上壮丽的一页。珠玑巷人南迁带去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文化,为发展岭南经济网站文化乃至昌兴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