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参观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九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类实习报告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类实习报告 篇1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学生的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过程。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发电厂、变电站、调度中心等电力系统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二、实习要求
1)需提前准备实习资料收集、整理。
2)完成实习报告一份,字数不少于20xx字。
三、实习内容
3.1实习形式和内容
①在发电厂工作人员、工程师的亲自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发电厂的各个部门和设备仪器;了解发电厂人员如何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电厂的发电流程、了解到了设备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何对设备异常、事故进行判断和处理等
②通过分组跟班、工程师现场介绍,了解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发电厂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了解了发电厂的各类监控系统;了解调度员的工作环境、使用的专业软件以及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
③在工程师现场介绍调度中心的设备、工作情况的时候,学生要要求作好笔记。④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参观发电厂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⑤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实习前准备
(1)火力发电厂主要概念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四个能量形态的转换过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燃烧转变为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或燃汽机的燃烧室内完成;再是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这个过程在蒸汽机或燃汽轮机完成;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2)了解发电厂的三大系统
汽水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汽水系统是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等组成,他包括汽水循环、化学水处理和冷却系统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后变成过热的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由于蒸汽不断膨胀,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热效率,一般都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级后抽出作过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热给水。在现代大型汽轮机组中都采用这种给水回热循环。
此外,在超高压机组中还采用再热循环,既把作过一段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高压缸的出口将作过功的蒸汽全部抽出,送到锅炉的再热汽中加热后再引入气轮机的中压缸继续膨胀作功,从中压缸送出的蒸汽,再送入低压缸继续作功。在蒸汽不断作功的过程中,蒸汽压力和温度不断降低,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再经过除氧气除氧,给水泵将预加热除氧后的水送至高压加热器,经过加热后的热水打入锅炉,再过热器中把水已经加热到过热的蒸汽,送至汽轮机作功,这样周而复始不断的作功。在汽水系统中的蒸汽和凝结水,由于疏通管道很多并且还要经过许多的阀门设备,这样就难免产生跑、冒、滴、漏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会或多或少地造成水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向系统中补充经过化学处理过的软化水,这些补给水一般都补入除氧器中。
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是由输煤、磨煤、粗细分离、排粉、给粉、锅炉、除尘、脱流等组成。是由皮带输送机从煤场,通过电磁铁、碎煤机然后送到煤仓间的煤斗内,再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过空气预热器来的热风,将煤粉打至粗细分离器,粗细分离器将合格的煤粉(不合格的煤粉送回磨煤机),经过排粉机送至粉仓,给粉机将煤粉打入喷燃器送到锅炉进行燃烧。而烟气经过电除尘脱出粉尘再将烟气送至脱硫装置,通过石浆喷淋脱出硫的气体经过吸风机送到烟筒排人天空。
发电系统
发电系统是由副励磁机、励磁盘、主励磁机(备用励磁机)、发电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升压站、配电装置等组成。发电是由副励磁机(永磁机)发出高频电流,副励磁机发出的电流经过励磁盘整流,再送到主励磁机,主励磁机发出电后经过调压器以及灭磁开关经过碳刷送到发电机转子,当发电机转子通过旋转其定子线圈便感应出电流,强大的电流通过发电机出线分两路,一路送至厂用电变压器,另一路则送到SF6高压断路器,由SF6高压断路器送至电网。
3.3黄埔电厂概况
广州市黄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前身是随着1978年7月投产的广州黄埔发电厂应运而生的检修维修队伍,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支专业化的检修安装及配件加工队伍。这支队伍建立二十四年来,一直承担着广州黄埔发电厂(即经资产重组后成立的粤华发电有限公司的前身)、瑞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管理工作。确保了发电设备的稳定满发。到目前为止,已先后独立完成了厂内30余次125MW和300MW发电机组主、辅设备的大修及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使所管辖设备的综合可靠性指标达到了一流火力发电厂的水平。
3.4电厂未来发展
随着黄埔电厂很多机组的老旧,如今已经关停了几台机组,同时准备着更换新型的发电机。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现在在广州市已经不能再装燃煤机组,即使黄埔电厂在未来的更新换代中需要用到其他的火力发电方式,比如燃烧天然气。同时天然气发电机组有这自身的许多优势比如:天然气发电优势。
参观类实习报告 篇2一、实习目的
在学习完一学期的物流管理后,通过到港口进行物流参观实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海上运输以及国际物流等相关的内容,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 ……此处隐藏10705个字……印刷工艺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更有利于我们以后的设计和将来的上岗工作,能较快的适应现代市场对平面设计的各种需求。一月四号在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河北省新华印刷一厂,河北新华印刷一厂主要是经营书刊印刷、印刷器材及配件、纸张销售,纸塑料制品加工,纸制品加工、制造等,是许多高校相关专业大学生参观实习的基地。
在经验丰富的吴师傅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印刷厂。听说这个印刷厂建于1938年,车间和楼房都带着岁月荏苒的痕迹,满墙爬山虎在冬日阳光照耀下的影子绘成一幅单线图,煞是好看。我们首先来到一楼大厅,在那里吴师傅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印刷原理。包括印刷制版(软件排版、出菲林片、ps版),印刷,书籍装订等工作流程。在一楼我们来到了轮卷印刷车间。轮卷印刷机主要用于彩色杂志、高档商业广告、高档宣传品、画报等的印刷,它的特点是产量大,效率高,但是品质相对较低。轮卷印刷的工作原理是靠网点的面积来进行的。调幅网点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点。它的网点密度是固定的,通过调整网点的大小来表现色彩的深浅,从而实现了色调的过渡。在印刷中,调幅网点的使用主要需要考虑网点大小、网点形状、网点角度、网线精度等因素。通过曝光的强弱,每个单位面积网点的变化来表现颜色的变化。一张张对开的纸在机器的高速运转下实现了纸张的印刷,不得不叹服机器化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在轮卷印刷机的旁边是台自动折页机,它可以把轮卷印刷机出来的纸张进行自动折页,方便下面的工作流程。
接着在吴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又来到了三楼。三楼主要是平版印刷机。凡是印刷部份与非印刷部分均没有高低之差别,亦即是平面的,利用水油不相混合原理使印纹部分保持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印纹部分上的版面则可以吸收适当的水分,设想在版面上油墨之后,印纹部分便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纹部分则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利用此种方法印刷的方法,就称为“平版印刷”。平版印刷印版上的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几乎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印刷时,为了能使油墨区分印版的图文部分还是非图文部分,首先由印版部件的供水装置向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供水,从而保护了印版的非图文部分不受油墨的浸湿。然后,由印刷部件的供墨装置向印版供墨,由于印版的非图文部分受到水的保护,因此,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最后是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上,再利用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将橡皮布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一次印刷,所以,平版印刷是一种间接的印刷方式。平版印刷基于油水相斥原理,其印刷工艺过程如下:首先,在平版上形成着墨的图像部分。图像能够直接用油性铅笔在平版上画出,也可用照相方法形成;其次,给印版
整个版面覆盖一层油墨,因为油水相斥,油墨被着水部分所排斥,所以油墨黏附到油性图像上;然后,纸张被压印在平版表面,着墨的图像也就转移到了纸上。平版印刷通常也被称为胶印。与凸版印刷及凹版印刷不同,平版印刷的印刷图像仅仅平置于印版表面上。在印刷过程中,纸张和图像相摩擦,图像很快就会被磨损,当印版用于高速运转的印刷机上时尤其如此。为了减少印版上图像的磨损,图像首先应被转移到橡皮布上。平版印刷的优点是:制版工作简便,成本低廉。套色装版准确,印刷版复制容易。印刷物柔和软调。可以承印大数量印刷;缺点是:因印刷时水胶之影响,色调再现力减低,鲜艳度缺乏。
在那里我们还看到了该厂20xx年从德国进口的四色印刷机,听吴师傅说那台是厂里最好的四色印刷机。在三楼的还有制版中心,我们随吴师傅去了那里。在制版中心室内环境特别干净,整洁。技术人员正坐在电脑前进用电脑软件排版定稿。老师说他们所用的软件就是我们平常学习所用的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等软件。还讲到了我们课上经常讲到的“出血”的问题,现代的出血标准是3mm,这对于我们以后实习或是参加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定稿之后的程序就是进行分色出菲林片了。印刷制版所用的胶片就是菲林片,用菲林片晒PS版即可上机,就相当于照片的底片一样。在精度印刷时是必不可少一道工序。菲林都是黑色的,菲林的边角一般有一个英文的符号,是菲林的编号,标明该菲林是C、M、Y、K中的哪一张,是cmyk的其中一个(或专色号),表示这张菲林是什么色输出的,如果没有,可以看挂网的角度,来辨别是什么色。旁边的阶梯状的色条是用来进行网点密度校对的。色条除了看网点密度是否正常,还是一个就是看CMYK,色条在左下角是C,色条在左上角是M,在右上角是Y,在右下角是K,所以只要根据色条印刷厂就知道CMYK了。也就是说为了方便检验菲林显影的浓度,菲林片的角上有颜色编号。而至于印多少颜色根据每张菲林片的网线来定的。吴师傅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菲林片,让我们大开眼界。
出菲林片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在PS版上晒菲林了。Ps版一般都是铝版,通常PS版经过曝光,显影,修版,上胶之后就可以印刷了;但是为了增加PS版的耐印率,确认版上无脏之后,涂上一层烤版保护胶,然后在230℃~~250℃的恒温之下烘烤5~8分钟之间,是原来绿色变成棕红色,再用显影液进行第二次显影,用清水清洗版面后,擦上胶,即可上机印刷耐印率可提高3~~5倍。在那里我们也见到了工人们正在用ps版烤菲林片的过程。
参观完制版中心后,我们又来到了四楼精装车间。一般精装书的装订过程是:印刷--折页--配页(套书)--锁线--打捆--书脊涂胶--分书--定型--修边--裱书脊纸--裱衬纸--做封皮(通常叫包皮壳)--上皮壳--定型--出书。在前面的车间里我们都已经看到了折页和配页的
再往里就看到几个工作人员在把书打捆,然后放在传送带上,机器会自动把书籍涂上胶,在这过程中还会对书籍施以压力,使其更加整齐。最震撼的就是裁切的环节,一本本边缘参差不齐的书在经过三块又大又厚重的裁切刀裁切之后变的整齐完美。本以为裁切刀肯定是锋利无比,其实并不见得,听吴师傅说,这种力量是靠压力施以的,真是大开眼界了。当时他们在装订一本《中华医药大典》,我们顺着流水线依次看了他们的制作过程,看到一本本书到最后完美“诞生”,我想那些工人们应该特有成就感吧。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二楼平装书的装订车间。相较于精装书时先裁切后装壳,平装书是先装壳后裁切。平装书的制作流程是印刷--折页--配页(套书)--锁线--下封面胶书--整书--三面刀修边。所以说平装书的制作是相对简单点的。
参观基本上快结束了,最后我们来到了印刷后期的包装车间。在那里吴师傅向我们展示了书籍中制作异形用的模切板,在刀片周围是有弹性的泡沫,这样通过泡沫的反弹力就把异形给切出来了。还见到了六色印刷机,经过吴师傅解释,六色印刷机就是除了CMYK四色之外,还可以印刷一些书籍中带有的专色,或是烫金烫银。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的参观就结束了。在和吴师傅道谢之后我们回到了学校。通过这次参观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书籍的印刷制作过程,明白了日常生活中用的,看的书籍都是经过很繁琐的程序才做出来的。前段时间在课堂上学习了印刷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这次的参观中也相应地看到了实践的过程,相信将更加有利于以后的设计和将来的工作,从而能更快的适应现代市场对设计人员的要求。